登录注册 退出
  • 首页

  • 关于我们

    • 机构介绍
    • 机构章程
    • 组织架构
    • 慈善分会
    • 机构荣誉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大事记
    • 捐赠方式
  • 资讯中心

    • 总会资讯
    • 总会公告
    • 法律法规
    • 视频中心
    • 基金动态
    • 电子杂志
  • 慈善项目

  • 慈善基金

  • 信息公开

    • 财务会计报告
    • 年度工作报告
    • 收支明细
    • 爱心榜单
  • 慈善文化

    • 爱心企业
    • 爱心个人
    • 南京东慈书画院
    • 南京慈善艺术团
  • 市慈党建

    • 党建文化
  • 区域平台

→ 慈善文化

  • 爱心企业
  • 爱心个人
  • 南京东慈书画院
  • 南京慈善艺术团
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最新项目更多>>

  • 慈善一日捐

    已筹款:¥99427650.51
  • “大手拉小手”慈善助孤

    已筹款:¥7824230.15

南京8旬老人慈善路:二十年累计募集善款达600万

分享到-微信×

2017-06-10 21:47

来源:本站

        南京市慈善总会20岁啦!在这20年,涌现出一大批爱心慈善人士,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去积极帮助他人,用爱传递温暖。今天,让我们一起感受南京83岁老人王瑞华的“慈善之路”。

        王瑞华是一位名满江苏商界的优秀企业家;她一心致力于慈善事业,是南京市慈善总会创始人之一,二十年来累计募集善款达600万;她先后资助了16个孩子,帮助他们圆“上学梦”。

IMG_5795.JPG

事业成功后投身慈善事业 参与创立南京市慈善总会

        1996年退休前,她在原江苏省果品食杂总公司(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前身)任总经理职务,经过她和同事的努力,将当时并不起眼的小企业发展成闻名遐迩的大企业,成为全国同行业的名列前列。王瑞华也成为众人眼中的优秀企业家,并先后获得了“全国优秀女企业家”等荣誉。事业上成功后,王瑞华积极投入慈善事业。在职期间,她经常带着公司职工为癌症患儿筹款、为辍学儿童募捐,助力孤儿上学……通过参与各类公益活动,带领职工一起做慈善。

 IMG_5802.JPG

        退休后,她更是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,想要继续为社会做贡献。1996年在南京市慈善总会筹备期间,王瑞华将自己平时积攒的一万元捐赠出来,为南京市慈善总会的建立“添砖加瓦”,而她也成为了市慈善总会的创始人之一。随后,在她担任市慈善总会副会长期间,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,呼吁更多人加入慈善行列。

IMG_5805.JPG

二十年累计募捐善款达600万 拉动亲朋好友齐加入

        王瑞华不仅自己在南京市慈善总会认捐了个人冠名基金,而且还鼓励周围亲朋好友一起认捐,目前已和亲朋好友设立个人冠名基金累计金额36万元。对此,王瑞华笑着说,“我还要继续努力,希望在我有生之年,可以募捐到100万。”在王瑞华80岁生日庆贺会上,她把做慈善作为生日庆贺的一个环节。80岁那年,她已通过自己的热心奉献及带动周围爱心群体,累计为南京慈善募集善款600多万元,为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她认为,人退休,思想和行动不能退化,应该用余热为社会多做贡献,为党争光!她用无私奉献、扶贫济困的善举,为自己的退休生涯增添了耀眼的爱心光辉。

10).jpg

        这些数字背后包含着王瑞华的辛苦努力,她经常走访熟人、结识新友、凭着对慈善事业的诚心、热心和爱心,克服了重重困难,“厚起脸皮、伸出双手”向人募捐。她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。“5?12”汶川地震发生后,她的儿子第一时间捐赠了五万元善款,感动了其所在公司的干部职工纷纷捐款。在上老年大学期间,她邀请自己班里同学一起做慈善。“其实,我经常会上街去宣传慈善,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在新街口募捐爱心善款。虽然很累,但是当天募集好几百块爱心款,我心里非常开心。”

IMG_5819.JPG

        做慈善虽然很辛苦,但乐观的她却总是对身边的人说:“慈善事业是一项艰巨、伟大而又崇高的事业,靠少数人力量是很有限的,要让更多不幸的人得到社会的帮助,就必须有广大的社会群体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来,筹集更多的救助资金。”

IMG_5807.JPG

 

先后资助了16个孩子 寒假期间邀请他们来南京作客

        除了为市慈善总会忙碌外,她还个人资助了茅山地区16个贫困孩子,帮助孩子们圆“上学梦”。“从他们上一年级一直资助他们到毕业。而且每年寒假期间,我还会邀请其中2-3孩子来南京作客,一起吃美食、看美景。记得其中有个孩子吃完小笼包后,激动地跟我说,他从来都没吃过小笼包,听得我很是感慨。还有一个我资助的流浪儿,当时我去他家看望他时,就看到屋内只有一张破烂的床,桌子是用砖头堆的、所有衣服也都挂在一根绳上。而且这个九岁的小男孩一直跟着养父睡在一张床上。当时我觉得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好,所以立马掏出300元,请他们当地工作人员帮忙打一张床,再买了新的蚊帐、被褥,让孩子有个舒适的睡觉地方。后来,我也在一直资助这个男孩,直到他毕业。”

IMG_5820.JPG

        说话间,王瑞华向记者展示了这些孩子在南京游玩的照片。每拿起一张照片,她都能清楚的记得什么时间、什么地点、在哪里合影。“看到他们现在的发展,我很是欣慰。孩子们也会给我写信,说说自己的近况。”

 

家境贫困依靠救助读书成才 身患疾病仍积极反哺社会  

        王瑞华一直是个有毅力的人,只要她认准的事情,她就一定会坚持到底。现在已经83岁高龄的她,患有慢性疾病,老伴和子女也曾多次劝她在家好好休养,但王瑞华始终放不下慈善事业。“为了防止老年痴呆,强健身体,我每天都会下楼走一个小时的路,再弹弹钢琴。”王瑞华笑着对记者说。

IMG_5801.JPG

        谈及为何能一直坚持做慈善,王瑞华表示自幼家境贫寒,全家六口人就依靠父亲一个人养活。有时连蔬菜都吃不上,只能去捡东西来吃。“我一直到11岁才上小学一年级,主要依靠国家给予的救济金读的书。现在在我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我也想去回馈社会,帮助那些上不了学的孩子。”

IMG_5816.JPG

        除了帮助孩子以外,王瑞华还会经常帮助孤寡贫困老人。她甚至给素不相识贫困老人送钱和衣物,并每月给老人寄去100元,这一做就坚持了十年。“人活在世上一定要做一个有贡献的人,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。集众人之力,去帮助更多的人。”

南京市慈善总会
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后宰门东村80号 邮编:210016

电话:025-84819385 电子邮箱:scszh@163.com

苏ICP备10068270号-2

技术支持: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

微信扫一扫,关注我们